《奋斗》这部片子引起我思考的是“为什么奋斗”,影片传达给大家的观念是人要为梦想而奋斗,人都有梦想,换句话说是至少是要有目标,片中有这样的对话:
“奋斗要先找到个目标”
“这个目标是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但这个目标就是在那儿,也许它什么都不是!”
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学习能力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关键在学习能力的“较量”。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空前加快,现有知识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学校里学的知识不可能用一辈子。以前,我们把不识字称之为“文盲”,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是想学习而不会学习的人。
现代社会的概念就是当你还没掌握这项技术的时候,你正在被淘汰;当你掌握了这项技术的时候,你已经被淘汰了。危机与成功者的后背只相隔0.1毫米。在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所以,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社会应该做的就是要积极引导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我中华之“少年”。
奋斗是一种生活,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过程,生命就是过程。年轻需要奋斗,但要明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为什么而奋斗,就是实现自身价值,做对社会有益的人。《易经》中讲:“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是为事业。”奋斗就要奔着这样的目标去。
我们需要奋斗,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支撑去生活,但我们更需要用“艰苦”作它的前缀。胡锦涛同志讲:“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何况我们这些个体,我们的祖先也早就讲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