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匆忙之间,年关将至,有着许许多多的过年习俗,写春联、贴春联就是其中之一。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陕北人喜欢把春联称作“对子”。每年“腊八”节过后,写对子就成了父亲乐此不疲的事。
每到年关,父亲也是最忙的,白天要准备家里的年货、帮母亲分担些家务,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帮乡亲们写对子。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是村里40多户唯一一位会写毛笔字的,村里人都会纷纷赶来找父亲写对子。每家都要写上好几副,一孔窑洞至少两副,家境好点的一家要四五孔窑洞,窗户和门上都要贴上喜庆祥和的对子。父亲都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合适的内容,年长的寓意“洪福齐天”,家有子女升学的恭祝“成龙成凤”,储存粮食的寓意“五谷丰登”。
年幼时,墨是写对子必不可少的,也是父亲最宝贵的东西。听母亲说,父亲闲暇时间,都是滴上几滴墨汁掺上大半碗水,找来废旧报纸变换着笔体练习。那时候报纸也是很宝贵的,报纸和掺好的墨水用完,他干脆找来表面光滑的木板和一碗清水就可以继续练习。每到年关写对子时,父亲便会毫不吝啬拿出他平时惜如珍宝的墨汁免费为村里人写对子。每有人来找父亲写对子,他都欢喜地接下乡亲们手中的红纸。当乡亲们说“我家门上、仓窑(储存粮食的窑洞)门上、大门、牛圈……”“我家还是老样子,和去年一样。”这时父亲都会笑着说:“你家几孔窑洞、牛圈、猪圈、鸡窝,我都记在脑子里了,还有你家每年只要一副大对子……你就放心吧,明天就可以来取了。”在父亲心里,这是乡亲们看得起自己,一定得一丝不苟上心写好。
父亲每次写对子前,都要把平时家里25瓦的钨丝灯换成60瓦的大灯泡,家里瞬间亮堂起来写起对子也顺畅了许多。而我最喜欢看父亲写对子,每次我都会站在旁边看,时不时帮一点小忙。父亲将整张纸折好、拆开,铺平纸蘸一笔浓墨,笔走龙蛇,一挥而就。遇到稍微长点的对子,家里的桌子太小,放不开整个对子,父亲写到后面几个字的时候,我就伸出小手小心的托着对子超出桌子的前半部分,父亲每写好一副对子,我托着前半部分、父亲托起后半部分,把写好的对子放在炕上晾干。父亲每次都要叮嘱“纸拿平,小心墨汁流出”,但有时还会出错,看到父亲写好的字因我的疏忽让墨汁流出字外。看着字体受损,影响整个对子的美观而感到自责时,父亲都会说“没事,下次注意,这副留给咱家,把家里的红纸拿出来重新写一副。”不一会儿炕上、地上摆满了一副副对子,满窑洞的墨香飘散着。
母亲每次看到整个家里摆满了对子,没有下脚的地方,也会埋怨父亲揽那么多活。父亲为了照顾母亲的情绪,总问母亲:“你说这样写好不好看?”父亲总是会逐字逐句念给母亲听“精耕细作丰收岁,勤俭持家有余年”“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听着这些美好的寓意,母亲似乎也看到了来年的幸福,脸上露出无法遮掩的笑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也渐渐富裕起来,集市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印刷好的对子,光彩夺目,文体多样随意挑选。渐渐地找父亲写对子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加之父亲工作调动,我们的小家也随之离开了农村老家。现如今,对子更是琳琅满目,大红底色配上各色图案,精美别致,随处可见。挑来选去,我还是喜欢单纯的大红底色,衬托着浓浓墨香的黑字祝福。细数着日子,期待着疫情早日过去,希望今天能再次看到父亲提笔书写新年祝福的情景。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