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回家的通勤车,车窗外婆娑的树影一闪而过,晚霞渲染着天空绯红色的幕布……回想着一位饱经风霜的前辈说起他们亲历过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轰轰烈烈“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故事。我的思绪渐渐飘远,那些被时间封存的画面也渐渐浮现于脑海。
依山傍水扎营地
1958年,在远离繁华城市的下峪口山沟沟里,有一个叫“铁厂”的小厂子于大炼钢铁的时代风潮中兴起。那时,厂里只有一座2.5m³的小土炉,冶炼靠鼓风机和16个工人挤在一个窑洞里,断断续续维持生产。
自1964年,由中央决定,以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为重点开展的一场大规模经济建设活动——“三线建设”开始了。铁厂开始有了新的生产建设。
1970年龙湾大会战,厂里的男女青年带着干粮,一起来到盘龙山里安营扎寨。山里条件极度艰苦,不通电、不通水的不毛之地,他们“天当罗帐地当床,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每天推着架子车挖矿石。山路坑洼不平,杂草丛生,特别难走,男同志力气大,前边拉车,女同志后边推,喊着口号流着汗水,一车车矿石运到厂里,保证生产供应。
一张珍贵的照片
为了解决原燃料问题,保障企业继续生存下去,厂领导反复研究图纸,决定开始筹划建设焦化车间。由于没有床板,工人想办法在窑洞里垫上麦秆,席地而睡。窑洞里的通铺,到了晚上四面透风,下雨天,又湿又潮。还有恼人的臭虱,经常爬满床铺缝子。吴银燕她爸吴建智,当时瞌睡比一般人来的快,他不怕咬,睡一觉起来,脊背下压死好多虱子。当时条件之艰苦,非常人能忍受。
在建设者队伍中,亲历者回忆当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大家。工人每天干劲很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起早贪黑运煤、拉焦炭。好多矿石块比较大,就用大锤破碎,然后装到小推车,运上高炉。由于夜晚风比较大,风刮得多次焦炭车翻车,炉子也无奈地只好断料休风了。每炉铁生产的铁水很少,沙坝只有短短一截,出铁不顺利,就靠人用大锤、钻杆敲,喷出的铁水经常灌进鞋帮,烫的炉前工人直跺脚。
一年又一年,为了实现钢铁事业这个梦想,他们奉献着宝贵的青春。1980年5月1日,是难忘的一天。28m³的高炉炉前,大家都心情不好,因为要“散伙”了,好多人不情愿地来到高炉前拍照留念。
两个洋糖的感动
企业艰难地发展着,好多铁块产品销路并不好,从厂长到员工日子都很艰难。时任炼铁会计雷金阁回忆起当年很是感慨!她第一个月领到30元工资,20元留给家里,剩余10元钱就是自己全部的生活费。她记得当时由于零钱不多,就用洋糖来顶分分钱。有一次发工资,一个老工人领到的工资里,有两个洋糖,走到半路又折返回来。他说这糖他不要,还是换成两分的饭票吧。因为当时大家都省吃俭用,五分钱甚至能买到一碗汤面片。“拼命三郎”李天锡厂长身体有病仍旧心系企业员工,多次想办法去银行贷款,为了产品在西安打开销路,奔波在医院和企业之间。
从厂长到员工,他们上下一心,虽苦着累着,但却快乐着,为了养家糊口,他们拼着一股韧劲。
甜到心坎的好日子
如今的龙钢厂容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企业从最初的2.5m³小土炉发展到现在1280m³、1800m³高炉,也建成了炼铁、炼钢、轧钢、板带的一条龙生产线;走进生产区大门,明亮智慧的办公大楼、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幸福温馨的工业旅游景点;小区家属楼一栋接着一栋盖起……绿色、生态、环保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再看员工的生活,节日礼品福利不断、工作服春夏秋冬按季节变换套装,每月就餐乘车一卡通发放补助、通勤公交方便快捷、宿舍公寓餐厅干净整洁、医疗大病救助有保障等十项惠及职工生活的大事都一一实现,衣食住行和过去相比也都是天壤之别,生活就像在蜜罐里一样甜。
流年似水,时间就像永不止息的河流一般飞逝,一些人和事被渐渐淡忘和淹没。蓦然回首,想想过去的峥嵘岁月,看看现在的美好时光,我们倍感幸福。虽然时间在流逝,但是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三线建设”的历史。在心扉深处,因为有了精神的指引,才会走的更远,每一天的阳光还在依然升起,我们应该坚定信念,发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作为,为企业早日实现“国内一流、行业领先”总目标做出更多贡献。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