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恰逢下峪口街道有集会,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就去赶了一回集。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虽然已经立冬,但是太阳照到人身上,暖洋洋的让人恍惚有了初秋的感觉。
离上次赶集都过去几年了,以前赶集都是在我们原先住的西庄镇,下峪口赶集是第一次。刚走进集市,耳朵里瞬间就充满了热闹的声音。入口的道路右侧都摆着小摊,还是那种老旧的半人高的架子,台面上卖的粘鼠板、菜籽、锅刷、脚气药膏之类的小物件,询问的人基本都是大妈大爷,我们都不感兴趣。往里走,就到了集市的大卖场,场地的两侧摆满了水果、干果的摊位,真是琳琅满目,伴随着商贩的叫卖吆喝声,一派“丰收的景象”。摊位有一些是用一米左右的木板架子支起的,摆放着各种水果,有黄橙橙的香蕉,一抓一抓的排列在摊位上,有两个拳头大小的石榴,咧着嘴露出红宝石一样的果实,还有像玛瑙一样的提子,包在纸包里,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还有用塑料盒装的葡萄干、圣女果干、等等干果……有些直接是三轮车摆在摊位上卖,鸭梨、柑橘、猕猴桃、柚子堆得像小山一样,上面都用硬纸板写着10元4斤、10元10斤的字样,价格比商场便宜了一半多,真是物美价廉。走过这里,往右转,又到了卖蔬菜的地界,景象和水果摊一样热闹。
绕过这些摊位,下了左侧的台阶,我们来到了卖小吃的场地。这里的小吃也不比市里小吃街差,各色小吃应有尽有:有卖白面饸饹、羊肉饸饹、页面、凉皮、油糕、让面(音译,是用大黄米做的)、还有孩子最爱的汉堡和薯条,果不其然,我家宝贝在汉堡摊位前就走不动了。每个摊位都坐满了人,真应了那句话,“民以食为天”,这会也到了饭点,宝宝点了一个汉堡,在摊前默默等候,而我一直认为集市上的羊肉饸饹是味最正的,也是赶集必吃项目,我和老公一人一碗,吃完后,宝宝去充气城堡玩了。我和老公坐在摊位前休息,对面炸油糕的摊位是一对中年夫妻经营,妻子和面、包馅,丈夫负责油炸,两人动作基本没有间断,但是铁锅上的铁丝架上的油糕、让面仍然供应不足,看得我食欲又上来了,选择吃大约10年都没有吃过的让面,两个放到磁碟里,撒上白糖,味道真不错。让面这种小吃是用大黄米磨粉后,用开水烫过和的面,里面包着豆沙馅,用油炸后,特别软,年纪大的人特别喜欢吃。
饭后,我们走到与小吃场地相隔的卖衣服的场地,虽然和小吃、水果吃食摊相隔几米,但是景象却是两重天,各个摊位前非常冷清,衣服基本都是棉裤、秋裤、毛衣等老年款式。我和老公转到了一个卖围巾、袜子的摊位,试了一条绿格子的围巾,最后以23元的价格买下,付钱的时候,听摊主的小女儿小声嘀咕,今天就卖了一条围巾。我一看时间,已经下午4点了。
虽然卖吃食的地方很热闹,但是也改变不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影响,乡镇集市已经有些没落,来这里转的年轻人基本都是附近街道上和工厂的人,老年人居多。而在我们小时候,日常的果蔬、生活用品基本都来源于集市,每赶一次集,大人要买好多蔬菜、水果,因为再买要等到下次集会,而临近过节,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为过,而现在街道、市里的超市、大卖场、大商场基本替代了他们的功能。
和老公感概一番后,我们提着买的鸭梨和小点心坐车回家了,结束了一天的游玩。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