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深深的无奈,流露着自己甜中苦,悲中喜的73个故事。看完这本书,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我的女儿。
我的母亲
母亲的生日在六月十五,在此之前我一直念叨着,生怕忘记,却没想起来在手机里设置提醒。直到那一天夜晚,姐姐打来电话,我正在哄四岁的女儿睡觉,摁掉了两次。空下来打回去,姐姐说:“刚才你在忙吧,今天是妈的生日,以前你每次都会记得打电话,估计白天很忙吧……”我傻了……
姐姐说中午她买了些东西回到家里给母亲过生日,哥哥也携全家通过视频向母亲问候,我内心有点愧疚……
快七十岁的母亲耳背了,腿脚也不太利索了。其实自从父亲去世后,我一直都想让母亲来我这边生活,可她怎么也不肯。我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母亲跟我一起生活能有更多陪伴,一方面又不希望改变母亲的生活习惯。所以这项计划就一拖再拖。
明年和若干年后
后来和哥哥聊起了前一段时间母亲的生日。哥哥说,中午时姐姐打了电话提醒给母亲祝福。表哥接过话头说明年是他亲姑七十大寿,大家都要回来祝寿,到八十大寿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回来……
我脑子里蹦出来那个热闹的画面,那个画面里有我。我的每一天给了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却少了太多不做就会后悔的计划。有时候不愿意相信自己会离开世界,也就不会想到亲人的年老逝去。生命很脆弱,尽可能地提前做点什么,总是会减少以后离别的遗憾。
我是父亲
上午我陪女儿去上舞蹈课,下午带女儿去水上乐园玩了一个多小时。回来的路上,因为我不同意给她买冷饮,女儿哭哭啼啼。回到家里,我把女儿交给妻子,借口要出去安静会儿。我意识到自己此时负能量爆棚,我得想办法化解它,免得爆发伤害了最亲近的人。我问自己:“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坏情绪?”
记得有一次,在外面玩了一整天,很乖的女儿在车上睡着了。我将她抱回家放到床上,脱鞋时惊醒了她,顿时哭闹了起来。我批评了几句,小孩子的情绪更加混乱。站在大人的角度,可能很难理解一个孩子的情绪,简单归为不听话。站在孩子的角度,她可能也无法理解当时大人的期待和要求。
妻子抱出去哄睡了一会,又醒过来。到了晚上必须上床睡觉的时间。女儿说她要和妈妈睡,不和爸爸睡,她害怕。我抱起女儿,说爸爸一直陪着你,给你讲《小猪佩奇》的故事。女儿钻到被窝里,听着我给她讲乔治一家的故事,讲佩奇姐弟俩踩泥坑、讲佩奇的朋友过生日……女儿睡着了。打开台灯,开始填写女儿暑假幼儿园发的成长手册,写给老师的一些话,其中一句是“请帮助孩子建立更强大的安全感”。过了一会儿,女儿在梦里面咯咯咯地笑出了声音。此刻我才放心,至少今晚的梦里,女儿带着安全感,快乐地睡着了。
关于亲情,我目前的理解只有这些。母亲陪我长大的细节,我记得很少。母亲变老的细节,我记得越来越多。我陪女儿长大的细节,我记得很多。我自己在变老的细节,我记得很少。时光无涯,爱自己的孩子,是为人父母永远记得的事情。我要珍惜当下,做好儿子,当好父亲。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