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原名“娇耳”,又名“子孙饽饽”,韩城人又叫“煮角子”。相传是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用于祛寒防病。在三国时期,已天下通食,流传至今是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民俗传统,寓意更岁交子,团圆福禄。
农村出生的我从小就爱吃饺子,不太富裕的家庭能吃上一回饺子,都感觉像是过年,浑身都有劲。学生时代更是对饺子情有独钟,每周末回家妈妈必定为我改善伙食,那就是妈妈包的大肉饺子,它充斥着我的味蕾,更是让我垂涎三尺,食欲倍增。毕业工作后住在单位,离家有一段的路程,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回家的次数也就变少了,偶尔和同事下个馆子吃顿饺子,但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少了妈妈的味道。
有天晚上媳妇告诉我,妈妈发微信说她明天包饺子,问我们有没有时间回去,我说明天看情况吧。到了第二天因为设备检修,忙完已到饭点,突然想起妈妈的饺子急忙给媳妇打电话一同往家赶。当我们匆匆赶回家中,只见父亲一人在院中择菜,我忙问妈去哪里了?他说:“买肉去了,以为你们不回来了,所以我和你妈准备吃点面,没做饺子,知道你们要回来,你妈赶紧去买肉了。”“哎呀,这不是浪费我们时间吗,我以为饺子早都做好了”,我边抱怨边示意媳妇帮忙洗菜。正说着妈妈回来了,看见我们欣喜万分,二话不说在案板上剁起肉馅来。二十来分钟后一碗热气腾腾的大肉饺子就端了上来。“你们下午还要上班,你们先吃,我和你爸等会再吃。”妈妈说着端来一碗蘸汁放在我面前。我和媳妇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那种味道简直就是人间美味,至今回味无穷。吃完饺子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放下碗筷拔腿就走,妈妈端起一碗饺子紧追到门外“来来把这个带上,下班回去吃,开车慢点”。
下午媳妇把带回来的饺子在电饼铛上煎热后,蘸上蒜汁,吃起来干脆爽口,让人瞬间感到一股温暖和幸福的滋味,吃着饺子仿佛妈妈的关怀就在身边一样。
晚上我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今天只顾自己吃饺子,妈妈好像没有吃?难道她发微信仅仅是为了给我做顿饺子吗?顿时头脑中回想起这些年母亲为了我们吃了太多苦和累,身体也垮了,但她的关怀却时时刻刻都在我身边围绕,而我却很少能陪伴在她身边,未能给她带来一丝安慰。现已而立之年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更能体会到母亲为了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此时此刻惭愧和懊悔自己没给母亲一丝回报,而父母的味道就如同这饺子一样为我们包着关怀,包着惦记。我的眼泪已萦绕眼圈,脑海中时刻鞭策着自己不负芳华,一路前行,且行且珍惜!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