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上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文明,最基础的经济结构就是土地。农耕文明的特点就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数千年来,“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一直将商人排在最底层,商人及其后代不能做官不能参加科举,被排除在社会阶层之外。商人无法参与政治建构,也无法参与文化建构。商人通过经商获利的行为,被官方定性为“奸利”,后世“无奸不商”的说法也由此而来。而到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统治者已经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但是选择的却是不断地加强专制,固守传统,更加束缚了对科技的探索和发现,所以中国的工业文明才姗姗来迟。当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就显得必须而重要起来。现在我们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修补中国在早期工业文明时的缺失。在现代工业文明的重塑中,举起工匠精神的旗帜,为工匠精神的崛起夯实基础。
《考工》有云:“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国无良匠不足以强”。这句话表明了工匠于国于民于社会的重要性。匠,最早专指木匠,现在指在某一方面造诣高深的人。龙钢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能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在追赶超越征程上跑出加速度。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产品工艺的需要。世界上凡是有工匠精神支撑的企业与产品,定是声誉极佳的。比如瑞士的名表、德国的手工艺品、奥地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至今享誉全球,经久不衰。现在中国钢铁制造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已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更注重特而精、特而优,这就无形中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除此之外,我们更要培养广大职工的敬业感和荣誉感,使大家不仅仅将岗位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应作为一种事业追求,一种工作荣耀。就像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的工匠们,就像我们企业里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三秦工匠”、陕煤集团 “十大杰出巾帼标兵”、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平台“十佳青年” 等先进典型一样。他们默默坚守,拼搏奋进,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他们在执着坚守中,也享受着社会对他们的职业认同,以及工作本身带给他们的乐趣与荣耀。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而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标志性人物实际上是工匠精神的外化,他们引领着广大技术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潜心磨砺、追求卓越。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