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何为家?是磕磕绊绊、是柴米油盐、还是相敬如宾,我想说说我的家,我认为平平淡淡才是家,才是生活。
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当时七八十年代祖祖辈辈以靠种粮为生的农民家的儿子是不好娶媳妇的。母亲是临县县城里百里挑一的美人,但是城镇户口的母亲家里兄弟姊妹又多,外公外婆本着不让子女们都受苦的择亲标准,让母亲下嫁给了父亲,并劝母亲说是农村里毕竟有田地,日子苦点儿、累点儿,可以一辈子不愁吃不饱,就这样父亲母亲走到了一起。
父母婚后日子过得也算是和和美美,姐姐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欢声笑语,由于母亲年轻时身体不是太好,导致姐姐七个月早产,而且面对爷爷奶奶的催生,两年后我的出生对全家来说就是怨气。又是个女娃,奶奶和村里的产婆合计着要把我送人,坐月子的母亲只能天天掉眼泪,在外务工的父亲得知我的出生,回来后蹲在炕沿旁一言不发,默默陪在我身边整整十天,奶奶不愿意给妈妈做吃的,父亲一边伺候母亲月子一边还要照顾两岁的姐姐。临出工时他就撂下一句话,这老二不许送人(只这“不许送人”四个字也完美的奠定了我在父亲心中的爱与被爱,),二丫头体质好将来和老大互相也有个帮衬,就这样父亲外出干活了,还没做满月子的母亲又开始了一大家子的洗洗涮涮。
直到我两岁时弟弟的出生,才让母亲真真正正的被奶奶所接纳。十里八村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了我们家喜添新孙的喜讯。
说起来也巧的是,奶奶曾经是地主家的女儿,嫁给爷爷的之前也算是衣食无忧。文化大革命和打倒地主老财让奶奶家里一度落魄,才下嫁爷爷,奶奶一辈子好强,所有的事情力求事无巨细。一直到以后的几十年里爷爷一直把奶奶捧在手心里。就这样,奶奶完美地造就了我父亲这个二十四孝子,概括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奶奶说的话对的也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记得我半岁时得了急性脑膜炎,当时高烧不不退,而父亲的所有收入又在奶奶那儿,柔弱的母亲哭着让奶奶给钱看病,奶奶就给了五元钱。母亲抱着我哭着回到了自己娘家,这样我才得以治疗。我住院一个月父亲只能偷偷地给母亲送去一些足够生活的零用钱,可是我们姐弟三个从来没有在母亲的嘴里听到一句怪责长辈的话语,她一直以乐观的心态来教育我们。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让父母没有圆他们的大学梦,寄托了所有的希望给我们姊妹三人,竭尽所能的让我们都接受高等教育。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直到我们渐渐长大,我们也有了儿女才真正的懂得了什么是家庭、什么是担当、什么才是适当的年纪担负的责任。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