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都在飞速发展,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四十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个家庭都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
我们家最早的代步工具是一辆飞鸽牌的老式自行车,记忆中那是一辆黑色的自行车,有金色的花纹,是爸爸往返单位的唯一工具。这辆自行车可是责任重大。县里的邮局代办点很少,人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是靠报纸,通信都是邮寄信件,那时候爸爸在邮局送报纸,爸爸就骑着这辆自行车跑天下。
据爸爸说,他要去盘龙山上送报纸,那路不好,人住得很分散,他得带好水壶和干粮一大早就出发,遇到不能骑车的路,他就扛着自行车走。这些年爸爸常感慨:“现在的条件真是太好了,不出门手机一翻就知天下事,一个电话,信息就传递到了千里之外。”这辆自行车不仅在单位里离不开,在家里更是离不开,是全家的代步工具。弟弟还没出生时,妈妈回娘家,爸爸就骑着这个自行车,后面带着妈妈,我和姐姐就坐在车头和车座连着的那个杆子上。家里有张照片,是冬天照的,照片上爸爸妈妈带着老式的雷锋帽,膝前分别站着姐姐和我,但是我俩看起来都不开心,爸爸说,这是那年下雪,他带着我们两,还有妈妈去外婆家,走到西庄镇的时候,车子打滑把我俩摔倒了,为了哄我们开心,他就带我们照了这张照片,那年我2岁,我姐4岁。
到了1998年,爸爸终于攒钱买了一辆90型摩托车。我还记得,那天我放学回家,随手掀开门房的门帘后,看到那辆摩托车的画面。那时候,我们村很多人都买的是80的摩托车,我对摩托车上那个艺术字90印象特别深刻,在向母亲求证时,母亲脸上的喜色感觉都要溢出来了。那辆自行车就退居“二线”了。那时候,爸爸已经不送报了,调到了营业厅。这辆摩托车除了爸爸上下班,家里人出门就靠它了,上学放假都是爸爸用摩托车接送。弟弟长大了,一辆摩托车带不了一家五口人,遇到逢年过节去外婆家,爸爸就先把我和姐姐带过去,回来再接妈妈和弟弟。春种秋收,地头都能看见爸爸的摩托车和妈妈的自行车。搬运东西,爸爸就骑着摩托车跑几个来回。由于爸爸上班忙,妈妈一个人农活干不完,她就把两块旱地都栽成了花椒树,也绕开了农忙时节。到了暑假,摘花椒就成了我们的主业。爸爸下班后,就骑着摩托车来到地里,和我们一块摘到天黑,然后把摘的花椒篮子、袋子都分别挂在车头上和车的两侧,再带上我们姊妹三个先回家,再回去把我妈妈接回家。现在想想,这个小小的摩托车能坐上四个人,也是奇迹。
春夏秋冬,这辆90摩托车伴随着我和姐姐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弟弟考上大学,在家里已经“服役”了小十几年,小问题也越来越多了。随着时代变迁,家里情况也越来越好,爸爸肩上的负担也渐渐轻了,村里买小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每次回娘家,讨论的话题也离不开谁家买小汽车了,那鞭炮放的是震天响啊,爸爸言谈中也说起了驾照之类的话题。
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爸爸也要买小汽车。那天在娘家住了一晚上,晚上上厕所,看见客厅的灯还亮着,走进去才发现是爸爸,简单的聊了几句,得知爸爸在用手机刷驾考题,他要考驾照。要知道,爸爸这时已经53岁了。到了这年冬季,爸爸就把车开回家了。虽说,这时候小汽车在农村也很多了,但是在我们家可真是一件大事。
往返上班的路上,爸爸终于摆脱了风霜雨雪,也完成了家庭代步工具的全面升级。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